胸怀一流目标 做好西部文章

发布时间:2009-12-13 字体大小 T |T
周绪红 
在国家重点大学的布局中,兰州大学是最西边的一所。这所创建于1909年的老校,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办学道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院校派人驻守在学校周边的宾馆,许以优厚待遇“挖人”。当时流失的人才足以兴办一所同等规模和实力的大学。于是,有人惊呼“兰州大学要垮”。然而,时至今日,兰大依然充满活力地挺立在黄土高原,成为西部最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创造着令人瞩目的成绩。究其外因,离不开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究其内因,则源于兰州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兰大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岁月有更替,环境有变迁,人事有代谢,规制有沿革,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大学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成为大学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
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
与黄土为伴、与黄河共生的兰州大学,其精神中也蕴含着黄土的浑厚质朴与黄河翻山越岭、奔腾至海的倔强。自20世纪初建校以来,学校就一直处于同自然环境恶劣、师资缺乏、设备简陋、经费不足等状况的抗争之中。民国时期,几任校长克服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筹经费、聘师资、调系科、定规制,铺垫了办学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成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当时教学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实验室,师生们动手建造;缺少仪器设备,师生们共同研制;缺乏图书资料,师生们用手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兰大的物理、化学、数学、地理等学科始终处于国内高校前沿水平。
“只有胸怀一流的目标,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努力拼搏有可能失败,不努力拼搏注定不能成功”。这是兰大人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共同认识和共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兰大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区域发展建设,把解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作为重要使命。为此,学校注意选择化学、草业、生态、材料、核科学、经济、民族等具有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学习、跟踪世界先进经验和学科前沿。青年学者陈发虎教授等人长期坚持野外观察研究,沙漠热浪的炙烤与风沙的吹打没有动摇这些兰大人对学术追求的热情。他们对甘肃民勤地区绿洲沙漠化发生、发展机制和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过程提出了成熟理论,针对当地社会发展与沙漠化治理提出了“生态建设———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其成果“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周又和、郑晓静为首的学者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成果“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兰大的学者既研究中华主流文化,又发掘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关注当代中国转型时期文化变迁问题。倾注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教授一生心血的《赵俪生文集》,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百年敦煌学史研究》等课题中标“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在环境恶劣和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兰大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骄人业绩。以国际影响而言,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大学,兰州大学位居第6。以科学研究而言,据《科学引文索引》(SCI)统计,1998—2002年,兰大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2007年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项目承担量居全国高校第8位。在2007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次评出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中,兰州大学有3篇名列其中。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自2005年以来,兰大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教师每年都在两位数,远远高出一些比兰州大学规模大、地理位置优越的同类大学。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知识与真理不受时空限制,但大学的发展与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学校植根于西部,在与西部相关的研究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做西部文章”,成为学校扬长避短、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效资源的战略选择,成为建设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切入点。
学校关于在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下发展集水节水农业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南志标教授、任继周院士组织申报的“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立项支持;针对某些西方国家支持民族分裂势力以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系科积极开展西北少数民族及边疆跨国民族与国家安全研究,向中央政府部门提供的咨询报告《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活动的文化对策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出版的“跨国民族研究丛书”、《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等著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较高水平,为边疆安定和民族团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学校还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加强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全面合作,开发出“纳米镍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核仪器仪表等;学校还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地方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经过不懈奋斗,兰大先后建成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和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学术前沿与服务区域发展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致力于服务区域的发展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同时也为将西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
兰州大学一直承担着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并且是唯一一所西部生源过半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针对西部地区发展特征和特有民族文化,兰大制定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计划,为西部地区的其他高校与科研机构输送了许多高质量的各民族人才。所培养的各类人才有半数留在西部地区工作,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留在了甘肃省工作,这些毕业生大多已成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国家机关的骨干。
扎根西部,为国效力,这就是兰州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和最朴实的社会抱负。今天,兰大已成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力量。
严谨笃学,乐于奉献的师德师风
百年发展,积淀了兰州大学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造就了兰大人勇攀学术高峰的进取精神。兰大的每位学人都知道,在地域偏僻的西北内陆,信息相对闭塞,难以争取到各种学术“头衔”,难以获得用于支持科学研究的各类重大项目及优厚的生活条件,选择兰大,就注定要和这里的黄土地一样浑厚质朴,要像黄河一样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建国初期,响应祖国的号召,朱子清、郑国?、刘有成、陈耀祖、段一士、徐躬耦、叶开沅、李吉均等一批著名学者不远千里来校任教。他们扎根西部,为兰大各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呕心沥血。著名数学家范先令教授,在攻克国际数学界著名难题“日科夫猜想”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国际数学界将这一成果命名为“范先令———日科夫定理”。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授予他“首届孺子牛金球奖”,他将奖金悉数捐出,在数学系设立“先令奖学金”,用于培养优秀研究生。著名生物学家郑国?院士关于“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研究成果,被认为解答了“国际上几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杨建新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西北少数民族和西北史地研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精神每每为人所称道。贾忠建教授等在西北特有植物的活性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在生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兰大培养的本科生却能享誉全国。一些报刊曾感叹:“尽管考分相对较低,知识面和基础知识扎实程度不及其他重点大学学生,但经过兰大4年培养,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和其他高校学子相比毫不逊色,他们中的佼佼者大多能够免试进入国内一流科研机构或顶尖高校深造。”这是因为兰大有一种能将“浑金璞玉”锻造成精品的能力。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教师刻苦钻研的精神带动了学生“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这种学风培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如中国徒步横跨南极第一人、原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原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等。今年3月,中国校友会网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专)科就读院校进行了统计和排行,本科就读兰州大学的有46人,兰州大学因此而高居该排行榜第九位。
兰州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好评,主要归因于导师独特的培养方法和以身作则的学术风范。如丑纪范院士在教学与科研中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勤动脑、勤动手。他给学生以充分的学术自由,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教授主张历史学研究应该思辨与考据相结合,历史学研究者应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成为综合性、贯通性的学者。1999、2000、2002年中国科学院各评出10名优秀博士后,兰州大学博士每年都占有一席。这些成就的取得,凝结了兰州大学教师和导师多年来的心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与兰大兴盛相伴,与自己事业同生,这是兰大学者最为本质的性格。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对科学知识永恒追求、对培养学生倾尽全力的学者的不懈努力,才开拓了兰州大学前进的道路,才抵挡住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流失的狂澜。
兰州大学的发展史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兰州大学的奋斗史赋予了“兰大精神”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奋斗的进程中,兰大精神依然是兰大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秉承自己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完善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坚持“质量优先”的人才培养战略,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深化与世界各国著名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构建新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之路,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作者:兰州大学校长)